建筑工程设计费计算器(工程造价咨询费计算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建筑工程设计费计算器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建筑工程设计费计算器的知识,包括工程造价咨询费计算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热力流量收费标准

进水口温度-出水口温度=温差,温差×流量=热量,按照热量收费。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进水口装一个pt1000的温度传感器。出水口装一个pt1000的温度传感器,然后水管上装一个流量计。通过专用的函数计算软件,采样温差和流量信号,自动积算出热量值。

1、家庭集中供暖每户的热水流量每小时是多少,要看供暖公司的供暖参数。系统设计的供回水温差大,水流量就小一些。系统设计的供回水温差小,水流量就大一些。

2、一般的建筑,按采暖面积计算的流量为:2——4公斤/平方米?小时。

地暖管道铺设:集中供暖主要利用地暖形式,地暖分电暖和水暖两种。采用的地暖大多是水暖,即将水管铺在地面下,热水通过辐射和对流形式将热量传到房间里。

因为热量是从下往上传递的,符合人的生理需要,感觉会很舒适;由于人们对地暖环境的感觉温度比实际温度高1~2℃,所以相比其他的采暖方式更节能。

从能源利用方面讲,集中供暖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使宝贵的能源白白浪费。

集中供暖在系统供热里都是有动力泵的,就是一个很小的供热系统都是有轴流泵的给循环水以动力。在家庭的‘土暖气’里,一般是靠自流循环的。暖气片的入口高于加热炉的出水口,加热的热水比较轻就‘升’到暖气片里,暖气片里经过热交换后循环水变凉,变的比较重,流回加热炉。

自来水安装收费标准

自来水初装费没有国家标准,只有地方标准。

根据川发改价格〔2015〕884号和青发改价格〔2015〕13号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县区公共管网建设维护、安装费收费标准和我县实际情况,拟对我县新增用户收取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有偿服务费。根据主管网管径大小具体收费标准公告如下:

一、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收费标准

(一)新增住宅、小型门面商业用户(DN15以下水表)乔庄(县城)、竹园每户收取1200.00元;沙州、木鱼、青溪每户收取1000.00元;房石、关庄、三锅、姚渡每户收取900.00元;其它乡镇每户收取800.00元。

(二)新增商业用水(DN15以上水表)、行政事业用水,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数分别按20.00元/平方、10.00元/平方收取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新增工业用水按水表公称口径常用流量为基础的按800.00元/立方米.小时计收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

(三)原商业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混用需重新分户的,减半收取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

(四)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须提供真实有效证明并加盖鲜章)和原已经使用我公司自来水进行户表改造的用户,免收公共管网建设维护费。

二、安装费收费标准

(一)居民户表(智能表)每户安装费收取1300.00元;普表每户收取950.00元,含水表、附属配件、工时费、勘查设计费、表箱(地表井)、10米以内DN20以下管网及土方开挖回填、砼恢复(不含入户安装、只以水表后留用户管理阀门)。工程量超出部分按《四川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计算据实收取。

(二)商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庭院管网、户表安装材料及工时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根据川发改价格〔2015〕884号、青发改价格〔2015〕13号文件和《四川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计算据实收取(DN15以下水表按居民用户标准收取。

到底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能干什么

总有网友问我云计算,我在此做一个详细科普。

最近网上有一段老视频火了,是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的嘉宾对谈,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交锋讨论云计算。当时马云的地位不如李彦宏和马化腾,李彦宏和马化腾坐在主席台上,而马云只坐在观众席的前排。

李彦宏: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1995年大家讲客户端跟服务器这个关系,再往后大家讲基于互联网web界面的服务,现在讲云计算。实际上,本质上都是一样。

马化腾:说未来各种综合性业务软件,都不需本地局域网服务器处理,而是由公共网络设施完成,这的确是有想象空间的。可能你过几百年、一千年后,现在确实还是过早了。开玩笑说要等到阿凡达时代太有可能。很明显两位大咖都不看好。

马云:从观众席上站起来反对,他认为云计算最后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并分享的机制。我们自己公司对云计算是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9年前初次看到这段访谈的时候。非常理解,李彦宏和马化腾的观点,他们说的非常对。当时还很感慨,李彦宏和马化腾是名校信息专业毕业的,他们真懂技术,而马云并不懂技术。李彦宏和马化腾的说法才是真知灼见。

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只要经历过上世纪末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专业人士,都会有这种看法。

上世纪末有一家名为SUN的美国科技公司,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观点:计算机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

强调要将个人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功能交给远端的服务器来做。个人计算机作为客户端,就变得非常简洁轻便。

当时在建计算机教室的时候,特别兴无盘工作站,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非常简单,只有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和网络接口,存储计算都在远端的服务器上面进行。

为什么当时兴起了这种风潮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计算机的两大功能是存储和计算,存储和计算的资源存在着大量浪费,如果放在服务器上面进行集中处理,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例如,小区里每家都有一间地下存储室,里面大部分空间是浪费的,但因为有存大件物品的可能性,这种浪费的空间是必须有的。

如果小区搞一个大的仓储库,那总的使用面积就会比零散的储藏室总面积要小的多,而且每个人也不担心自己的大件物品没地方放。

同样道理,个人计算机的硬盘有很大部门是没用的,但因为偶尔有存大文件的可能,还不能刻意选择太小容量的硬盘,因此会有很大的浪费,而集中存储能够更能够节省磁盘空间。

计算能力也是如此,播放一段学习视频,玩一玩翻牌和扫雷的小游戏,绝大多数CPU资源都是浪费的。但为了偶尔的高复杂度数学计算的需要,CPU资源的应该有很大的冗余度,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浪费状态。

集中存储和计算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当年由于网络支撑能力和集中处理能力的不足,实际上并没有应用起来,因此李彦宏认为云计算是15年前失败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翻版,马化腾也不看好它的前途,其实都是有些历史经验和证据的。

反而是不懂技术的马云,并没有受那段时间的失败尝试所影响,坚定地选择了云计算,现在看来马云是对的,不懂技术反而做出了更正确的战略。

现在的云计算,的确是建立在过去的“客户服务器”模式之上的,强调将计算放在远端的服务器上进行,但跟以往的概念又有所不同,服务器并不再是专属的,而是分布式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例如一个计算机教室,学生机都没有计算能力,计算全交由一个服务器来完成,这个服务器是专属的,是专门为这个计算机教室提供服务的,并不与其他的系统相连。

那这就存在了两个问题,一是全系统对这个服务器的依赖太大,万一它出故障了,那整个计算机教室就全部不能工作了。

二是难以应对集中业务,如果计算机教室中所有学生同时进行高难度的数学计算,那这个服务器就会应接不暇。

现在的云计算,有一个核心特点,就是计算能力是分布式的,不再是一个专属的服务器负责,而是由一个更大的计算资源网络来提供服务。

即使某一个计算服务器出现了故障,也会有计算资源网络中其他的计算资源给予补充。

当有一个应用的计算要求暴涨时,整个计算网络会调动调动多方资源来给它进行保障。这就是云计算的动态扩展能力,同时,云计算中的计算能力与一个个独立的计算服务器是隔开的,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计算能力虚拟化了。

例如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场的计算数据量暴增,本地的计算能力肯定不够,云计算会调动相对空闲的海口三亚的计算网络来支撑。云计算的可靠性很高,说可靠性高并不是指不会发生故障,任何设备都会发生,这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云计算的动态规划能力,能够快速的将故障的计算资源屏蔽掉。

简单说,就是当某一个计算资源出现故障的时候,计算网络就给它做一个标注,让他退出工作序列,所有应用也就不再向它提出请求,就好像它消失了一样。然后由剩余的处于良好状态的计算资源来给各种应用提供计算服务。

云计算的性价比高。将资源放在虚拟资源池中统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物理资源,用户不再需要昂贵、存储空间大的主机,可以选择相对廉价的PC组成云,一方面减少费用,另一方面计算性能不逊于大型主机。

李彦宏和马化腾当初不看好云计算是有道理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确没有发展起来,但云计算的分布式虚拟化,使得一个老概念焕发了青春,云计算已经成为了5G的核心技术之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