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企业环保分类标准,以及环保要求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属性分几类
一、按照标准化对象分类:
1.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2.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工作标准:
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二、标准分级:
1.国家标准(GB):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现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HG\SH\JC):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DB):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地方辖区范围内适用。
4.企业标准(QB):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三、按标准执行性质分类:
1.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要求“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其代号为“GB”(“国标”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2.推荐性国家标准:
是“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代号为“GB/T”(“T”为“推”的汉语拼音tui的第一个字母)。
3.指导性技术文件:
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四、技术标准分类:
1.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如GB/T1.4《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如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等。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产品性能、质量方面的检测、试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检测或试验的类别、检测规则、抽样、取样测定、操作、精度要求等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所用仪器、设备、检测和试验条件、方法,步骤、数据分析、结果计算、评定、合格标准、复验规则等。
4.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
这类标准是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保护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这类标准一般都要强制贯彻执行的。
环保管控类型分几类
分为E0、E1、E2三个级别,E0为国际标准,是非常环保的;E1为国家级标准;E2级一般只限室外使用。环保级别的标准具体体现在数值上即E2≤5.0mg/L,E1≤1.5mg/L,E0≤0.5mg/L,也可以说是每升空气中甲醛的释放量。目前世界上只有芬兰、日本两国执行类似E0标准,符合该标准的家居产品是国际顶级环保产品。
环保a b c等级评定标准
A类为重点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2、B类为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3、C类为帮扶整治类;
4、D类为淘汰关停类,是指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能耗限额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