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临安浙西天池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临安百丈岭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临安浙西大峡谷天池是火山口产生的吗
没有相关资料显示临安浙西大峡谷天池是远古时期火山喷发后的遗留地貌,也没有关于陨石碰撞砸出来的“高山天湖”,但却有资料研究这是地球早期的地壳运动的杰作。该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作用,才构成境内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浙西大峡谷位于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地处浙江西北部而名"浙西"。峡谷境内山高水急,山为黄山延伸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
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即唐岭属天目山脉,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海拔1363米,是浙西天池境内第二高峰。)位于北纬N30°17′54.87″,东经E119°06′53.40″,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龙岗镇桃花溪村东北方向约4.27公里。
浙西大峡谷的天池所在的临安市属江南地层区中江山至临安地层分区,境内地层自元古界震旦纪至新生界第四系,除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均有发育;区域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
1、扬子准地台——秦岭以南、康淇地翰以东、江南古陆以北的广大区域,还包括有长江下游狭长形的下揭子坳陷区(即“南京坳陷”)。它是一个此较稳定的、握过燕山运动又复杂化了的前震旦耙地台地区。由广汉地轴、汉黔褶断区、地台北沿坳陷摺断带、四川中拗陷区、八面山褶皱带、江汉新坳陷区、下扬子褶皱带和苏北拗陷区第二构造单元组成。
2、燕山运动(又称老阿尔卑斯阶段)是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从2亿1千万年左右开始,到6500万年前结束,在地史上主要属于侏罗纪末到古近纪初这段时期。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质学家把出现在这个时期的强烈的地壳运动,总的叫做燕山运动。
3、印支运动又称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纪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印支期对于中国地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以下图片来自百度,仅供欣赏)
浙西天池在哪里
浙西天池在杭州市临安市龙岗镇大峡谷境内。
浙西天池属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海拔1110米的山顶,池面面积567000平方米,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四周山峦缓伏,视野开阔。
山水奇秀,风光独特的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
天池四周低山环列,芳草鲜美,泉流淙淙,小涧纵横,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呈山山朝千顷,水水往池流之势。浙西天池水面面积达10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因此,浙西天池又被称为“江南第一池”。
天池四周是珍稀濒危野生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活动区,游客可通过探鹿林、寻鹿踪、游鹿饮滩,增加对梅花鹿生存环境的感性认识,以使游客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加深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天池古道北去半里是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的塘岭关,隘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
关隘两侧保存的一段古城墙,据专家考证是为吴越国修建,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关内向西300米是古佛教圣地遗址,开发的鼻祖是黄檗禅师(又名踏木祖师)。
灶君岩海拔1430多米,为附近众山最高峰,山势雄伟。早晨登岩顶观日出非常适宜,在东方呈鱼肚白,渐渐转为彩虹一圈,继而点发光芒由稀而密,接着一轮红日喷射而出。
冉冉升起,看脚下群峰云锁雾绕,听林中小鸟唧啾鸣唱,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当天空晴朗透净时,在岩顶可隐约望见杭州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西天池
浙西天池的景点介绍
1、吴越古道全长约15华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浙江)与南唐(安徽)的主要通道。
2、浙西天池景区的千顷山即唐岭,属天目山脉,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海拔1363米,是浙西天池境内第二高峰。宁国市区出发40公里车程(柏油路),到达万家政府所在地—万家集镇,再往银峰方向11公里车程(水泥路)即到达云山村脚庵自然村。
3、由这开始登山,顺吴越古道石板路拾级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约2—3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全长约15华里,再往前走400米左右就是“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
4、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震惊一时的“千顷关”,就在脚下。
5、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九月,吴越王钱镠想试探徐温(隶属淮南杨行密部将)军事能力,派三个能征善战的儿子钱传瓘、钱传璙、钱传瑛大举进攻常州。而徐温根本不怕这一手,亲率吴国最精锐的“黑云都”前来会战,徐温以正合、以奇胜,遣黑云大将陈祐率一部分主力绕到吴越军身后,前后夹击,在临安(今浙江临安北千顷关一线)大败钱镠军队,还活捉了大将顾全武。大败钱家三兄弟,令其落荒窜回杭州。此后,杨行密为了保境安民,与钱镠通婚,将女儿嫁给了钱镠的儿子,从此两方罢兵,和平相处。在这之前,双方不仅交战,而且互相攻击,杨行密让人用大的绳索做钱贯,称之为“穿钱眼”。钱镠也不示弱,每年让人用斧子砍柳树,叫做“斫杨头”。 1936年8月,中共皖浙赣特委派出一支二十多人的武装小分队,在龙井桥建立了宁(国)昌(化)游击根据地,这里的劳苦大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加赤卫队和工农会,革命队伍迅速扩大为独立团。1936年9月9日皖浙赣独立团在龙井桥乡千顷塘塘岭关(千顷关)附近埋伏,击溃了伪浙江保安团第一大队。
6、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大决战的关键时刻,时任伪昌化县县长的我党地下党员裘正(又名周平),由董必武同志直接领导,负责与苏皖边区工委及在龙井桥桃花溪一带活动的皖南游击队联系。他以“剿匪”为名,在龙井桥王云同志家中建立地下通讯联络站。
7、1949年4月9日午夜,裘正率县自卫大队第一、第二中队120余人起义,到达桃花溪,当晚即通知边工委决定次日在雨头湾凉亭会晤。1949年4月10日,在当地骨干王云、朱平同志的陪同下,裘正率部队到达凉亭与钱敏所率皖南游击队、孝奉县游击大队胜利会师。11日下午,部队、民兵、群众一行千余人离开凉亭,赴宁国万家桥。4月12日,苏皖浙边区人民解放军司令朱春苑、政委钱敏宣布成立苏皖浙人民解放军浙西支队,裘正被任命为司令员。4月15日,裘正发表《告国民党政府官兵书》,号召国民党官兵起义。
8、1949年4月30日,裘正率队300余人,当晚从桃花溪出发,急行军夜袭昌化县城。5月1日,解放了昌化县城。之后浙西支队返桃花溪休整,并在昌化河桥、龙岗、昌西一带清剿国民党残部。
9、裘正起义,正值我人民解放军横度长江之前。它对动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瓦解敌军心,鼓舞革命人民的斗志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0、1983年,离休后的裘正同志再次来到桃花溪,寻找当年会师的凉亭。然而时隔30余年,当年的凉亭已破旧无存。
11、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斗争史,浙西天池景区开发后重修此亭,并取名此亭为“会师亭”。此处风光秀美,视野开阔、山峦叠翠、尽收眼底,游客们可在凉亭里眺望桃花溪三村的全貌,在领略山野风光的同时,缅怀曾在这方热土上洒满鲜血的革命英雄。每年四月,野樱花盛开在浙西天池整个景区,娇艳绚烂的樱花把冬眠沉睡的大地唤醒,更将翠绿山林点缀得五彩缤纷,即使是春风吹落了花瓣,樱花也会以最优雅的方式,像是雪花般地飘落。
12、绯红粉白,花瓣轻轻摇摆,展露迷人的笑魇。春风轻拂,花香袭人,花瓣轻柔滑落,它们以柔媚的姿态,和着微风伴着阳光,踩着轻盈的旋律,踏着轻快的节拍,自由的翩跹,回旋,如素洁的雪花,像晶莹的梨瓣,是落樱的白莲,似含羞的木棉……
13、浙西天池海拔高、空气清新、阳光强,盛开时樱花的色素就更充足,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每到四月,天池的公路旁,满眼尽盛开的野樱花,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的飘散在空气中,如同少女一般在树阴下悠然漫步,如同精灵一般在树丛中翩然起舞。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