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寒要吃腊八粥
转眼之间,深冬已至,小寒时节,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已悄然降临,行色匆匆的行人们早已套上羽绒服,裹紧领口,可依旧逃不过刺骨的寒风,“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大概说的就是现在吧。正所谓穿的厚不如吃得好,是时候吃点能驱寒的东西了。
【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是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食材熬制而成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味道好,所以小寒这天吃腊八粥可以温暖全身。在河南,腊八粥又被叫做是大家饭,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羊肉】
小寒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酸辣汤】
河南有一种老式的酸辣鸡蛋汤特别受欢迎,这道汤经常出现在河南的大小宴席上,不管是吃完油腻的大鱼大肉还是喝完酒,酸辣鲜香的鸡蛋汤都是绝佳的搭配。酸辣鸡蛋汤中的“辣”不使用辣椒,选用的是胡椒和姜。胡椒的“辣”味不同于辣椒只存在表面,而是由内到外的散发,可以给人带来长时间温暖的感觉,使肠胃暖和又舒服,胡椒搭配上姜末,想不暖和都难,做法分享给大家。
腊八节是小寒还是大寒
腊八节不是小寒也不是大寒。
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可能是因此会被误解腊八就是小寒,大寒、小寒属于二十四节气,腊八节属于传统节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节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腊八节
小寒是不是就是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
在广东地区流行小寒、大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俗。传统的腊味糯米饭固定的食材除了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还有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一般糯米饭都是在小寒、大寒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没有时间,所以都改到晚上吃。
南京人对小寒特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小寒节气吃菜饭的*俗还是很流行,贫寒人家或是困难时期,菜饭就是青菜加油盐煮米饭;条件好的,则佐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羊肉也是小寒节气中的一种流行的传统食物。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吃起来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