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于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曾选入过我国中学语文课本。
2、该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1、在《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2、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4、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5、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6、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7、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8、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9、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10、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2、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13、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14、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5、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6、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17、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18、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1、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2、第二部分(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部分先叙述从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着写登山过程,再写到达山顶时所见的景色。
1、《登泰山记》其实也很好背,我将这篇文章分为登泰山前→登山经过→观日出→名胜古迹→交代作者。
2、每一段又细分为若干部分,只要理清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逐句逐层去背诵,很快就能背下来了
3、《登泰山记》中日出图可以按时间顺序背诵:戊申晦五鼓——稍(渐渐)——须臾——日上——回视。或者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