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院里种葡萄没有什么讲究,注意搭架和管理。
葡萄树在小院里种植没什么讲究,家院子里种了好几颗葡萄树,葡萄架也挺大,夏天在葡萄架下乘凉好。
生长环境
温度
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温约12℃-15℃,最低地温约为10℃-13℃,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较好。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闻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尽量减少氮肥。
水分
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萄的一个前提。葡萄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要避免伤根免影响品质。葡萄忌雨水及露水,雨多年份易造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制,过多吸收水量易引起枝条徒长及湿度过高,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因此在开花期尽量将枝条保持在40-70厘米最理想;容易裂果地区结果期灌水量也应加以控制。缺水及易干旱地区要适当垫盖稻草,用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也可控制草的生长。
光照
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人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这时可采取套袋或植株留叶时尽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实的叶。而日照不足时,易造成开花期花冠脱落不良,受精率低;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良,单性果多;生长期植株徒长,节间长。不结果或结单性果;果实膨大期病害及品质不良;成熟期着色不好,糖度下降。
土壤
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经过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砂质土虽透气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较差。壤土介于砂质土与粘质土之间。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多数较为肥沃,在葡萄生长旺盛时,较易流花和单性结果,在高温光照条件好时,结实好、产量高。低温日照少时,结果不太好,产量低;平时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轻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并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等。粘质土透气性较差,但保肥保水较好、养分分解及吸收较慢,初期较少徒长现象、流花及单性果现象较少,但发育后期容易徒长.果穗果粒虽大,但糖度及肉质往往不太好,应多施高碳有机质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适量石灰中和。
1.温度
温度在10~12度时葡萄才开始萌发,25~30度最适合葡萄生长,不得超过35度,低于10度新梢就会限制生长,低于14度会导致授粉受精无法正常进行。在浆果的成熟期应将温度控制在28~32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
2.光照
充足的光照可以维持枝叶果实的正常生长,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少落花落果的现象。葡萄架面总是会有很多的枝叶产生遮挡阳光,时常修剪多余的枝叶以及结果能力比较弱的枝蔓,还可以增加透光度,提高通风能力。
3.水肥
充足的水分可以维持葡萄树枝干以及枝叶的营养供给,在生长期可以7~10天浇一次水,土壤渗透70%的水量即可,在浆果期土壤的水分渗透力在60%即可,避免出现积水,积水过多无法渗透的时候,要及时排水。开花前期可以施氮肥和少量的磷钾肥,在浆果的成熟时期,可以主施磷钾肥。
一、壤土
壤土是一种土性良好的沙黏含量适宜的土壤。是由以适当比例的细砂和黏土混合而成的。土粒粗松,松而不散,黏而不硬,能保水、保肥,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选择该土种植葡萄是最适合不过了。
二、白垩土壤
白垩土是一种寒性的石灰岩土壤,质地较软,好似木柴烧过的灰。选择这种土壤种植葡萄,不但能够保持足够的水分滋养葡萄树,葡萄树的根部也比较易穿透土壤。还能很好地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而且有助于葡萄顺利成熟。该土壤中带有较多的钙离子,所以呈碱性,出产的葡萄产量也比较高。
三、沙砾土壤
沙砾土壤是种植葡萄的最佳选择,世界上绝大多数顶级酒庄都是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葡萄。这样的土壤大多形成于山坡,故河滩。沙砾土壤通常地下水位低,而且没有很好的蓄水能力;这样有利于葡萄根系充分的伸展,从而更多的吸收土壤中的物质。贫瘠的土壤更加有利于酒的质量。
四、石灰岩土壤
石灰岩土壤就是土壤中钙离子较多,呈微酸性到微碱性,土层薄,岩石碎屑多,细土物质粘粒含量高的土壤。该类土壤适宜种植霞多丽葡萄品种,并能出产品质较高的葡萄鲜果。
以上四种土壤是种植葡萄最佳选择的土壤,也是很常见的,当然也有很多适合葡萄种植的土壤。比如粘重土壤、沙土、淤泥、火山岩土壤、花岗岩和片岩等特别适合种植。
1
种植树葡萄多在春秋季进行,夏季气温不高的话也可种植。
2
种植:选购长势良好的苗株,做好保湿工作,挖好种植穴,将苗株栽种起来,浇透水促进苗株恢复适应新环境。
葡萄最适合半阴半阳的环境下最好,但葡萄成熟期间在阳光照射下是最甜蜜口感最的,不过葡萄树藤容易生虫,所以种植葡萄最好是要管理到位,一点马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