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发生在哪一年
发生:1959年。
主要发生在1959年,持续三年到1961年。
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农业大幅度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为了战胜困难,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经济困难的调整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1960年12月13日便已提出。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再生产,巩固是为了再前进,充实是为了搞好配套,提高就更容易懂了。
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节俭财政支出,稳定市场物价,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是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
以1952年以来的5年平均的人均口粮和减产常例计算,在1959-1961年连续三年每年多减产粮食达838万吨,减产幅度达15%,按以前口粮平均消耗水平,大约空缺了2800万人口口粮。而这个减产幅度,是高于50年来同等受灾率条件下的减产幅度的。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工业产品产量提高。
1949年到1978年期间是新中国实现“站起来”的三十年。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经历百年动荡、百废待兴的极度贫困国家。仅三年,中国就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并且稳定了财经,初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的卓越能力。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
“三年自然灾害”,主要体现在我国多发性自然灾害对全国带来的巨大创伤,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1962年,1-9月,全国大面积旱灾。去冬以来,南方湘西北、粤北、川北、苏北、皖中地区雨雪稀少,2月约有100万公顷呈旱象。3月,旱区扩至豫、鄂、黔、陕等省,共计360万公顷。
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呼伦贝尔和乌兰察布地区、晋北、冀西北、吉西北地区,旱期长达200-400天,甚至井干河断、人畜吃水困难。1962年,旱灾波及北方为主的24个省区(市)2174.6万公顷农田,成灾面积878.4万公顷。人们习惯上将这几年的灾害称为“三年自然灾害”。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方面,包括当时气候异常、极端干燥、虫灾肆虐等因素导致大量农作物歉收。同时,一些地方的自然资源也被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工程,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质量下降。
政策问题方面,则包括“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这两项重大政策。大炼钢铁要求全国人民集体生产钢铁,大量农民被征召到钢铁生产厂进行劳动,导致农业生产机会减少。而人民公社取消了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集体经济,但却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粮食产量下降等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年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