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改名鄠邑后的尴尬是什么
户县改名鄠邑后的尴尬是:由于改名后的地名变成了难写难认的生僻字,所以很多的外地认都会把鄠邑给说错,类如“鄂巴区”,“恶霸区”等等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字。给当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不过,地名如同人名一样,只是一个符号,不管是叫户县还是鄠邑都是同一片土地,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来习惯。毕竟已经发生的事,也只能慢慢的接受了。
经济综述
2020年,鄠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3.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0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96.94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05.57亿元,同比增长1.6%。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3.3:41.5:45.2,二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户县为什么改名叫鄠邑
户县改名叫鄠邑是因为2015年申报“撤县设区”的时候,户县备用名叫“西户区”,但是民政部要求更改地名,必须要有专家论证环节。所以后来由民政部中国地名研究所做出了15万字的户县地名认证报告,最终敲定“鄠邑区”。鄠邑区原称鄠县,到了夏朝时期,因“扈”与“鄠”通用而得名。汉朝时期,皇帝在此地设置了鄠县,鄠县这个地名从此用了数千年。到了解放后,改鄠县为户县,因为当时“改繁就简”的要求,鄠县同样也实行了,所以就改复杂的“鄠”为“户”。后来,户县县级行政也升级为区级行政。
陕西省的户县,为何要改名诶鄠邑区
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中部地区,有一个地方叫户县,也就是现在的鄠(hù)邑区。在它的南部是秦岭,北面挨着渭水。户县县城位于距离西安45公里。县城东边有高冠河、沣河,挨着长安县;县城西边有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县城南边依靠秦岭分水岭,与宁陕县接壤;县城北边依靠渭河,与兴平县隔岸相望;县城东北与咸阳市相接。整个户县区域东西最宽可达三十公里,南北最长可达五十三公里,总面积达到了1282平方千米。截止到2018年,常住人口将近56万。
秦汉时,户县不仅属于上林苑辖区,而且还是建都在长安的11个王朝(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的京畿之地。由于历史上户县交通闭塞,战略上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大的战乱比较少,经济相对稳定。
在近代的考古发现中,户县共发现了十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了远在公元前40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先民们就已经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并且创造了氏族文化。在天桥公社丈南遗址的粮食窖穴中曾发现了碳化粳稻,说明氏族社会时期已种植水稻。
据《户县志》中的记载,在夏代,鄠邑区属于有扈氏国,这个地方算是夏的属国。有扈氏国是鄠邑区地区建置最早的记载,这也就是鄠邑区这个名字的起源。当年夏王启讨伐有扈氏,在甘(今户县西南一带)这个地方进行了战斗,有扈氏站败。到了商代,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
后来,秦孝公设置了鄠县,秦朝属内史;汉属右扶风;三国时期,魏属扶风郡;北朝及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除梁属京兆郡外,唐、晋、汉、周及北宋、金皆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
明代和清代,户县隶属于西安府;1914年到1927年,也就是民国三年到民国十六年,户县隶属于关中道;到了1936年,也就是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五年,户县隶属于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5月21日鄠县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军分区管辖;1953年元月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1961年8月归咸阳专区管辖。一直到了1964年9月10日,因为“鄠县”这两个字比较生僻,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又到了2016年,经国务院的批准,撤销了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